中国商事仲裁概况 |
行政牵绊与民间化努力 |
【中国商事仲裁法律与实务】 中国商事仲裁概况 > 中国仲裁发展及现状 > 行政牵绊与民间化努力 |
【来源】 孙巍:《中国商事仲裁法律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正如有些学者所言:“1994年《仲裁法》的颁布只是我国仲裁制度整体转型的一个开始而非结束。”
陈福勇:《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部分。
我国仲裁制度民间化进程依然任重道远。例如,我国的仲裁机构并没有随着1994年《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完全从行政性仲裁机构转型为民间性仲裁机构。有学者经过实证分析指出,实践中,“我国仲裁机构的性质定位呈现多样化特点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行政化比例”陈福勇:《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仲裁机构无论从人员构成情况
根据陈福勇博士在其《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中的实证研究,仲裁委员会委员中来自行政机关的委员比例很高,绝大多数仲裁机构的主任和常设办事机构的负责人由行政机关领导担任,《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第36—40页。
、财政情况,还是业务状况,都还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仲裁立法的初衷就在于使仲裁与行政脱钩,实现民间仲裁,却规定仲裁委员会由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使得“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
······
|
|
本篇 | | 关注法宝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