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关于西藏自治区多雄藏布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环审[2018]128号)
西藏自治区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你中心《关于申请对〈西藏自治区多雄藏布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的函》(藏水建管函〔2018〕47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雅鲁藏布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多雄藏布中下游河段,工程开发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城乡供水,为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创造条件。工程设计多年平均供水量178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95万亩。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帕孜水利枢纽、昂仁县供水工程和配套灌区工程。其中,帕孜水利枢纽主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108米,副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17.07米;泄水建筑物包括溢洪道2个、导流兼泄洪放空洞1个,采用底流消能;水库正常蓄水位4325米,死水位4290米,总库容3.75亿立方米,具有年调节能力,坝后式电站总装机5.8万千瓦。昂仁县供水工程包括隧洞取水口、供水线路11.93公里、末端事故调蓄水池等。配套灌区工程包括取水枢纽、渠道以及渠系建筑物等。
该项目建设总体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该项目所产生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缓解或控制。我部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建设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一)对水资源和水文情势的不利影响。工程建成运行后,叠加流域内其他用水增长,多雄藏布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由现状1.3%升至2.4%。水库蓄水后,库区平均流速由1.82米/秒降至0.02米/秒,库区河段由急流型变为缓流型。坝址及其下游达居取水口断面,受工程调节及供水影响部分时段流量较现状减小,最大分别减小33.3%和31.8%。
(二)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工程运行后,新增城镇污水排放及灌溉退水将导致污染负荷增加,对受纳水体昂仁金错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期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可能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水库水温结构为分层型,部分月份下泄水温低于天然水温,最大降幅6.7摄氏度。
(三)对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工程建成后,阻隔鱼类交流,库区鱼类组成将由流水性鱼类为主转变为缓流和静水性鱼类为主,喜流水生境鱼类将向库尾和支流迁移。下泄流量减少、低温水下泄等,将对坝下鱼类繁殖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下游灌渠引水造成一定鱼类资源量损失。
(四)对陆生生态的不利影响。工程将淹没、占用和破坏部分陆生植被及陆生动物栖息地。施工活动可能对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惊扰和伤害。灌区渠道建设将造成两栖、爬行动物和小型兽类生境破碎化,对其觅食和繁殖交流产生一定阻隔影响。
三、减缓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措施。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优先保障河道生态需水和保护区生态补水,强化灌区节水,尽可能减少河道引水量,节省出的水资源量应优先用于增加下游河道生态用水。
(二)严格落实生态流量下泄措施。进一步完善工程蓄水及运行生态调度方案、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设计,下泄流量过程应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并纳入水库调度和发电调度运行方案,确保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工程初期蓄水及运行期,11月至次年5月帕孜水利枢纽和灌区最下游取水口达居断面下泄流量分别不低于10.15立方米/秒和11.31立方米/秒,6月至7月、9月至10月下泄流量分别不低于19.11立方米/秒和21.23立方米/秒,8月下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