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田咏美的小说《贤者之爱》改编的电视剧一播出便引起轰动,作为颠覆性和争议性电视剧的经典之作成为话题,而原版小说的腰封上直接写着“山田咏美出道30年再掀话题,正面挑战文豪谷崎润一郎《痴人之爱》”,也因此引起人们对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的重读。事实上,山田咏美的《贤者之爱》貌似正面挑战日本唯美派文豪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实质上是在继承与颠覆中重塑自我。所谓继承与颠覆并非相悖,颠覆是在继承的前提下或积极或消极的进步。山田咏美跟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世界颇有重叠之处,她巧妙地借助于谷崎润一郎的文学衣钵,植入了看似相似实质相异的文学境界,令读者在似曾相识的文学框架下得到了全新的文学体验。
谷崎润一郎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赘述,他的成就并不在于用文字守护日本传统的审美观念,而在于他善于把通俗甚至猎奇性的主题与艺术的形式融合成高水平的纯文学佳作。自20世纪20年代的《大阪朝日新闻》连载了他的作品《痴人之爱》,时至今日,仍然拥有大量的读者,且主人公奈绪美(NAOMI)似乎成了日本近代文学世界里施虐狂的代表。
山田咏美的《贤者之爱》的女主人公真由子是《痴人之爱》的忠实读者,男主人公直已与《痴人之爱》里的女主人公奈绪美在日语中的读音一模一样—“NAOMI”。山田咏美明确指出并不断地在重复着直已(NAOMI)名字来源于《痴人之爱》。无论从山田咏美的自述还是文本比较,都无法否认两部作品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不同的是,从小就熟读谷崎润一郎作品的女主人公真由子决心不重蹈覆辙,新开辟了一条“贤者”的养成之路。
男女作家因性别不同而书写的情感世界,特别是他们基于不同的性别经验和心理功能,会将其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在文学文本中,从而构成文学文本中不同的性别内涵。这种性别内涵潜隐在文本中,是一个有待发现和分析、阐释、显现的过程。因此,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剖析《痴人之爱》与《贤者之爱》两部作品究竟有着怎样的相似和不同。痴人真痴、贤者且贤?这未必是我们寻找的真正答案。
一、痴人与贤者的本能欲望
(一)痴人的幸福与贤者的哀伤
痴人,词典解释为“因过分感性或追求完美以至于失去理性判断而显得愚笨的人,或受外物影响(如一种嗜好或是对某人的痴恋等)过于严重而显得精神有些失常的人”。痴人,意为“愚蠢的人”,贤者,原意为“贤明有才德的人”。小说《贤者之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痴人之爱》,讲述性格内向的主人公真由子借鉴了《痴人之爱》的故事来达成她的复仇,但却不想重蹈《痴人之爱》的结局,成为“痴人”,所以她采取了种种手段,希望可以变成与痴人相反的贤者。在《贤者之爱》里与《痴人之爱》对应,是聪明之人,是爱的主人真由子。“男女之间,掌握主权的一方,是贤者;失去主权的一方,是痴人。不,男女之间,痴人有痴人的愚蠢,贤者有贤者的哀伤。”[1]
河合让治是一个电气工程师,生活无忧,八年前当28岁的让治遇上15岁的咖啡女侍NAOMI(奈绪美)时,她是一个少言寡语,略带阴郁神色,脸色苍白的小女孩。让治好心领养了她,然后教她游泳,让她学英语、音乐以及行为举止等修身之道,力求把她培养成掌握某些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女人。可千束町出身的奈绪美身份低微,没有教养,在英语培训班里是差生,但在外形上,NAOMI渐渐发育得身材匀称,越发漂亮了。长期的相处令让治对奈绪美产生了感情,不久两人结了婚。
NAOMI傲慢,性格倔强,每次两人产生矛盾,最后都是让治妥协。让治心里充满了失望和爱慕两种矛盾的感情,并为此纠结。自己选择错误,NAOMI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聪明,无论怎么用偏袒的目光去看这个问题,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她将成为优秀的女人”这一愿望已经是一个白日梦。“无论怎么教育也培养不出她的精神修养。”{1}93但让治渐渐忘却培养她的初心,反而被她牵着鼻子走,等意识到时,为时已晚{2}100。希望把奈绪美培养成外形与内在兼具的优秀女人,结果却变成了只具外壳的粗暴美女。
让治认为有一个漂亮的老婆足可弥补精神生活的欠缺。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让治这样安慰自己。世人常说“女人欺骗男人”,其实未必如此。这个男人明明知道她在欺骗自己,却甘愿被她欺骗。让治对NAOMI充满了不信任感,但却不能抵抗她的诱惑。“面对这个奔放的、傲慢的美女,让治毫无招架之力。”{3}217在爱情面前,智商为零。后来,NAOMI再次偷情,被让治发现后将之赶出家门,NAOMI收拾行李,毫不留恋地叫车走了。可让治一小时后又不断地想她,开始后悔赶走她,在焦急的等待中寝食难安,最后甚至哭着哀求NAOMI回家,放弃了男人一切的尊严,从此成为“痴人”,但他却体会到屈服的无上幸福。在小说结尾处,让治在发现NAOMI的真实面貌后多次陷入绝望,但仍然维系着两人之间的孽缘,对NAOMI的执着和着迷可见一斑。痴人之所以痴,源于他内心的单纯与执着,让治并没有觉得不幸,反而充满喜悦,“痴人的幸福”便在于此。
《贤者之爱》的贤者真由子在一家大型出版社当小说编辑,从小就爱读《痴人之爱》,对其中的故事了如指掌。真由子的邻居朝仓百合是真由子的好姐妹。可后来,她得知百合与父亲有了男女关系,并与真由子喜欢的凉一结了婚。对真由子来说,父亲和恋人,两个最爱的人都被百合夺走了,于是,内心的仇恨积累,渐渐酝酿她的复仇计划。这一年,真由子21岁,决心以自己的意志改变自己的人生。总是毫不犹豫地给予的真由子在被百合抢走自己生命中最热爱的两个男人之后,明白了女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爱情本是世上最甜美、却也是占有欲最强的东西。贪得无厌的百合使手段夺走了真由子的初恋情人,最终反目成仇,真由子的悲愤导致她一步步走向极端,曾经亲密无间、不分你我的好姐妹,终究敌不过对同一个男人的爱,持续20年的复仇计划正式拉开。
因此,当百合生下男孩,请真由子帮取名字时,她笑着说就叫NAOMI(直已)吧。于是,她决定要把这一男孩培养成自己可以掌控的男孩,用爱来复仇。当直已长大成人时,爱上了真由子,说大学一毕业就要和她在一起,这时的真由子感到复仇的快感。真由子出身高贵,有教养,就算是复仇,也很注重直已个人修养的培养。长大后的直已无论是个人素养还是生活品位都达到了真由子的理想。聪明的真由子明白,自己不能做痴人,要做贤者。为了避免沦落成“痴人”,真由子一直在控制自己对直已的感情。“真由子清楚自己绝非奈绪美之类的女人,无法成为那么有魅力的愚者,也不想成为那种人。”{4}7
真由子最爱的两个男人都背叛了他,这种残酷的打击令真由子不相信世上有理想的男人,于是她便想到可以由自己来培育男人,她的内心是灰暗的。若把仇恨放在心里豢养,爱慢慢就变成了妖怪。真由子头脑清晰,自认为是贤者,没有真心爱过直已,在两人的关系中,她由始至终都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但最后变成脖子以下瘫痪状态与让治只剩下躯壳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肉体的残废,一个是精神的残疾。真由子虽然心里一直抗拒自己爱上直已,但感情的事不是人的理智可以控制的。译者陈系美评论道:“这种借由‘放手’来紧紧抓住一个人的心的‘爱的方式’,虽然不容易理解(或接受),但不得不承认,这是‘贤者之爱’了。然,爱的聪明,并没有比爱得愚蠢,来得轻松啊。”[2]即便真由子做到了贤者的态度,但是她似乎更悲伤。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若不是敞开自己的心去爱,总是抑制自己的情感,遮蔽自己的心,又怎能真正体会到爱?
(二)孰痴?孰贤?
《痴人之爱》是1924年~1925年的作品,《贤者之爱》为2015年作品,两部作品发表年代相距90年,但《贤者之爱》里加入了两个女人的爱恨情仇,纠缠不清的时间跨度要大得多。女人无法也不轻易放弃嫉妒、憎恨,女人更不容易作罢。闺蜜好的时候如胶似漆,翻脸了就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在现实社会里,《痴人之爱》男大女13岁的爱情故事很容易成立,《贤者之爱》女大男22岁的爱情却始终不被人看好。能让比自己年龄小的男人,对自己保持憧憬二十年以上吗?这是个很合理的疑问,女性作家山田咏美告诉你是可能的。
谷崎文学里的男人多为痴人,痴人在男女关系里处于被动的一方,在外人眼里是愚蠢的。但由于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女人,追求的是被动的爱,因此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受伤害,反而充满了幸福感。他们以美的塑造者、崇拜者的形象出现,衬托女人总是最后的胜利者,体现了谷崎的“美即是神”这一信条,男人对女人的无私奉献使得谷
······